学区房高“溢价”为何全球难遏?
来源:新华日报168人参与讨论 2021-01-18 09:19:40
学区房是各地尤其是大城市楼市的一大热点,有些人甚至用“硬通货”来比喻学区房。
从法律上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这应该是中国各地学区房政策的法律依据。
学区制度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事实上,学区制度起源于欧美国家,英美的公立学校遵从“分区划片、就近入学”,公立学校的办学经费与辖区内居民缴纳的房产税或物业税密切相关,包括校舍修理、校车接送、教师聘用、设备购买等,公立学校办学质量和该学区的住房市场价格存在正反馈的机制。为顾及公平性,英国开始出台优先照顾低收入家庭学生的招生政策;美国实行人才流动激励,鼓励师资向薄弱学区流动;德国严格禁止学校分级排名,并严厉打击家长的各种择校行为;法国只有到高中阶段才被允许按一定比例自主招生。日本的公立学校较早确立了教师的定期轮换制度,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不同学区的教育质量差异。
学校质量的差异通过学区资格绑定政策,最终通过学区房价格的差异给出量化的金额。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报告显示,金融危机后纽约市最好的5家公立学校学区房价是最差的5家公立学校学区房价的2.4倍;英国2012—2013年的调查显示,排名前30位公立学校的周边房价比其他地区的平均水平要高12%,学校的标准成绩考试(SAT)分数每提高10分,周边住房的售价会有3.3%的涨幅。不仅如此,该国教育部2017年的调查显示,优质小学为周边房产平均带来8%左右的附加值,优质中学的增值能力约为6.8%。法国9个城市调查结果是,名牌初中附近的住房价格比同一城市的平均房价贵7%-27%,巴黎个别精英高中附近学区房的溢价率甚至高达51%。
在国内,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加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留在大城市。在庞大的需求背景下,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越发凸显。这一点在70后、80后的父母们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普遍比父辈们拥有更高的学历,正是通过教育获得了社会阶层的跃升和命运的改变,有更多的资源与意愿进行下一代的教育投资。
与此同时,新技术和全球化的推进,使得教育的投资回报率不断提升。1963年美国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比高中毕业生的工资多50%,这个溢价在1980年之后加速上扬,到2012年接近100%。这意味着四年大学教育的投资回报多挣了将近一倍的工资。有学者研究认为,中国目前一本和二本毕业生四年后的平均工资差额有40%之多。
学区房价格溢价的存在,还来自于社会需要高考的竞争和筛选。无论高考内容如何改革,即使像美国入学那样,大幅增加平时成绩和社会活动等比重,只要存在筛选和淘汰,就会有竞争和排序。学生个人的诸多排序结果,除了来自于个人的努力之外,还有来自于教师、同学、社会关系的关联,而这些就是学校、社区的重要性和差异性。
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高考残酷的竞争和淘汰机制,是否通过学区房机制向前传导到了中考,进一步传导到了小学的各类课外辅导班。应该如何尽量均等化基本公共教育?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多校划片,名校教育集团,电脑随机排位等,都是在这个方面的努力探索。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