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扶贫直播:绿色扶贫正当红
来源:新华网226人参与讨论 2020-12-01 18:16:31
做好绿色扶贫脱贫却并不简单,需要的是可构建起多维联动的长效机制,以此唤醒贫困群众的绿色财富意识,培育基于绿色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近日,平安集团联席CEO陈心颖作为代言人的“妈妈的针线活”项目不失为绿色扶贫关键节点期的有效探索。
11月26日,中国平安时尚扶贫直播在平安金融中心商场(简称“PAFC MALL”)火热启动,此次活动以“脱贫振兴正当红”为主题,由中国平安集团发起,联合PAFC MALL共同举办。“妈妈的针线活”公益项目成果首发暨非遗扶贫沙龙也在当天举行,平安集团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盛瑞生和深圳市基金会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黄晨乐在现场为大家揭幕“妈妈的针线活”首批成品手工包,第一批手工包包在当天直播间进行首次发售,受到一众好评。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陈遥、深圳市基金会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黄晨乐、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张毅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刘君参与了现场沙龙交流,并给大家分享了“妈妈的针线活”项目背后的扶贫故事。
一针一线绣出贫困群众新生活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17个县市中有11个民族聚居县为深度贫困县,受制于地理区位,当地群众虽不辞劳苦,但日子依然过的艰难。
在决战脱贫攻坚的路上,短期的“输血”脱贫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实现可持续的自我“造血”,过往的扶贫历程证实,破题之举一定在于“精准”二字,即放大优势,规避短板,如果从有序衔接、动态发展的角度看,“精准”则必须精准地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如果能找准切口,让贫困群众精准融入时代潮流,则有望从根本上阻断区域性返贫。
就彝族地区而言,刺绣当属最大特色。早在2008年,彝族刺绣就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如何将这一优势转化为持续的生产力,便是“妈妈的针线活”诞生的初衷。
今年8月,基于中国平安集团对创新设计和环保生态扶贫模式的探索,依托资金融通优势,其与中国服饰报社、艺术与设计杂志社共同策划了“妈妈的针线活”这一扶贫公益项目,首期招募了60名彝族贫困地区妇女,并对对入选者予以针对性培训。
用回收的牛仔裤缝制的“心诚”系列包,用旧毛衣缝制的带有“妈妈的感觉”的包,用旧窗帘制作的火红的灯笼包。。。。。。当天的直播间里,每一件独一无二的作品都是60名彝族绣娘在北京服装学院等高校设计团队和彝族当地手工艺人的共同协作下,一针一线用心完成的,她们在赋予废旧衣物新生命的同时,也绣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今天,每位绣娘通过“妈妈的针线活”每期可增收四五千元,项目的生命力日趋旺盛,毕竟,从项目的底层逻辑看,其通过融合金融、设计和教育的力量,以非遗手工搭建文创产品生产的架构,为具备手工艺技能的贫困地区家庭女性创造了创业、就业机会。
用绿色托举起贫困群众的幸福生活
就当下看,每位扶贫对象既是环保文创产品的生产者,又是非遗刺绣文化的传承人,真正做到由“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实现精准扶贫效益最大化。
从长远看,以文化为根基的绿色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流模式,也是贫困地区进入主流社会正向发展螺旋时,最具有竞争力与独特性的不可替代的资源。依靠这种资源才能够在全面小康征程中形成自身的造血功能,才能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核心竞争力。
为了摆脱大众对传统农产品的“土味”印象,平安聚焦年轻群体,以时尚、艺术和科技包装扶贫产品,赋予其艺术内涵,通过为扶贫产品注入时尚基因,打造潮流形象让扶贫产品焕发新面貌。除了“妈妈的针线活”手工包,此次直播平安还为消费者带来了几款特别的扶贫农“潮”品。
平安三村百宝和网红茶饮品牌teastone合作推出“杞盼”茶联名礼盒,不仅把喝茶变成年轻人喜爱的潮流养生方式,让大家感受枸杞的甜蜜,也让宁夏的杞农们尝到了生活的甜蜜。大凉山的油橄榄也走出大山,突破产品限制,蜕变成国货宝藏护肤品,以全新的面貌和直播间的粉丝见面。平安把扶贫助农变成了年轻人也能感知和参与的流行风尚,通过以购代捐的形式,把电商流量转化为销量,真正实现了精准扶贫。
与时代共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是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内在要求。而绿色扶贫作为衔接当下与未来的精准扶贫方式,其落地的前提首先应是协助贫困群众构建起对绿色财富观的感知,而这一定是建立在贫困群众实实在在的收益之上。平安举集团之力,以贯穿教育、设计、培训、生产、销售等全链条的托举,以实打实的收益,让贫困群众逐渐建立起绿色资源的财富意识,让长期处于沉睡状态的绿色资源焕发光芒,以此让贫困群众真正迈进时代发展的正向潮流之中。
(文章来源:新华网)